
近年來,安?h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民族團結之根,積極實施少數民族鄉村振興戰略,以部門聯動、社會推動、宣傳帶動、感情互動的“四輪驅動”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擘畫民族團結新畫卷。
部門聯動,驅動產業融合發展。堅持實施民族工作“書記工程”,縣委書記多次實地調研北山畬族村,組織農業農村局、鄉村振興局、文廣新旅局、商務局等部門召開現場推進會,指導該村產業發展實施路徑。印發《關于大力推進少數民族村組產業振興示范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》,落實相關部門責任,推動少數民族村組在產業選擇、人才培養、政策傾斜方面形成強大合力。整合上級專項扶貧資金65萬元用于發展北山畬族村光伏發電產業,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板32千瓦,175戶858人受益。市縣對口支援單位助推北山蜂蜜、茶葉等產業發展。大力培養農村電商,充分發揮縣新聯會網絡人士分會優勢作用,利用“新眾傳媒”短視頻平臺,推廣北山特色農產品,助力民族鄉村旅游發展,推動基層網絡統戰與民族產業有機融合,讓少數民族村組共享數字經濟帶來的發展紅利。
社會推動,驅動民生和美發展。完善少數民族村組道路、水利、通信等基礎設施,實現了民族村通村通組公路硬化率100%,入戶路硬化率95%以上,解決北山村部分村組移動信號不穩定問題,增加通信基站1座,對接對口支援單位安裝“雪亮工程”天網監控,打造平安北山。美化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人居環境,按照畬族風格對全村68棟古民居進行修繕,建成畬族文化廣場和文化展示館,高標準實施美麗鄉村建設,村內改路改水改廁等基礎設施得到全方位鞏固提升,解決群眾身邊的“急、難、愁、盼”實際問題,提升群眾幸福指數。
宣傳帶動,驅動團結促進發展。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,發放宣傳冊5000張、張貼標語13條,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“四進”活動12場,在全縣中小學舉辦“喜迎黨的二十大,民族團結在我心”主題演講比賽6場,營造了“中華民族一家親”的濃厚氛圍。建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教育基地,累計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12場,接待參觀1000余人次。同時利用“安福統戰”“美好安!蔽⑿殴娞柕刃旅襟w積極宣傳民族團結好聲音、好故事、好典型,推進“互聯網+民族團結”。
感情互動,驅動文化交融發展。在高新區、平都鎮安城社區、觀音塘社區、洞淵閣社區建設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站4個,有效協調解決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入學教育、店面租賃、矛盾糾紛等方面問題12起。開展少數民族非遺項目調查,大力挖掘畬族文化,如畬村茶燈戲、畬村哭嫁、北山山歌等,促進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;以“我是養蜂能手”活動為載體,舉辦北山春晚,制作《北山蜜境》《美好的向往》等產業宣傳片,吸引各族群眾參與交往交流。